WFU

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

家長如何幫助特殊孩童,讓孩子快樂成長?


作者:恩主公醫院 復健科 林佳鈺 職能治療師





大隻雞慢啼嗎?



年輕夫妻欣喜迎接家族第一個新生命,充滿著期待。然而,孩子到2歲都還不會講話,雖經醫師診斷為發展遲緩,但由於「大隻雞慢啼」的刻板印象,家長未遵照醫囑配合早期療育。

原以為孩子能夠自然步上正軌,然而,在孩子就讀中班後,每天都被老師「告狀」,孩子也因學習成效不佳,無法承受接踵而來的學習壓力,家長更面臨精神崩潰。

家長該如何面對特殊孩童成長過程中的危機呢?


「醫療」、「早療」、「學校」三管齊下


如何發現並確定孩子的發展問題?


難以取得有效的資源是許多家庭的困擾。很多家庭在育兒的過程中,雖然發現孩子「好像怪怪的」、「跟親戚的孩子比,好像比較慢」,但因缺乏經驗、無從獲得有效的資訊,因此並不瞭解孩童在發展面臨的危機,與問題的嚴重程度。

腦中曾經有這些問號嗎?「雖然怪怪的,但好像沒什麼關係」、「不知道要找誰」、「長大就會好了」。這麼多的疑慮,不能只是道聽途說、得過且過。尋求正確的醫療協助,確定孩子的發展問題,對孩童、對家庭而言,才是雙贏。

配合醫囑篩檢評估,能夠初步並早期發現孩童發展上的問題。在職能治療實務工作中,有許多孩子藉由「打預防針」、「看醫生」的兒童發展篩檢過程,發現孩子的發展里程碑落後,進而就醫尋求正式的兒童發展評估。

此外,學校老師的回饋也是可以參考的訊息。在團體生活中,孩子有干擾常規、無法配合指令、注意力不佳、挫折忍受度差等行為表現,藉由老師平時對孩子較長時間的觀察,也能作為孩童發展問題的警訊之一。

還有一類是高敏感度的家長。雖然身旁都沒有人提到孩子有問題,但家長還是覺得很怪,該怎麼辦呢?可以藉由醫院或診所的「復健科門診」、各縣市的「早療聯合評估發展中心」尋求醫療資源。

以上藉由兒童篩檢、學校老師建議等因素而接受發展評估的孩子,經醫療團隊確認問題後,會視必要程度接受建議進行早期療育。當然,也可能是虛驚一場,孩子的問題有可能被放大了。

無論如何,尋求正確的管道確認問題,在育兒的路上,才能少一些焦慮,多一些信心!

早期療育能有多少效果?


那麼下一步呢?如果我的孩子必須接受早期療育,早療有用嗎?要做到什麼時候?孩子會好嗎?也是很多家長的疑問。

不是只有看完醫生、來找治療師,小孩就會進步了。我能說,這是癡心妄想。

早療的「療效」受許多因子影響。除了孩子的發展成熟度之外,「環境」也是重要的決定因子。在臨床經驗中,家庭對於療育與教育的配合程度,往往對孩子的進步程度有相輔相成的效果。

早療能提供的協助,是提供方法。治療師設計適合的活動、用適合的方式、提供不一樣的策略,引導各個不一樣的孩子,讓孩子在結構化的療育環境下,產生出適應性的行為和表現。我們將這些方法,衛教給家長。

孩子在治療室的成功經驗,需要家長配合居家療育的建議,才有可能在各式的情境下,都能夠有穩定的表現。在許多經驗中,若家長願意遵照醫囑、配合療育建議、與治療師和學校老師達成對問題行為一致的處理方式,孩童的正向行為,才有持續的效果。

因此,早療系統除了直接面對孩子的療育之外,也「賦能」給家長。家長的態度對孩童的發展影響甚深,畢竟,與孩童長時間相處的,是家長,而不是醫師或治療師。

為什麼孩子在外、跟在家的表現差這麼多?


值得放在心上的是,即便是配合度好的家長,也常有疑問,為什麼孩子在家裡這麼亂,跟在治療室的穩定表現都不一樣?

「情境」對行為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。勇敢地與醫療人員討論孩子的狀況,將能夠協助治療師,更清楚孩子在各不同情境下的表現,才能夠針對特殊的表現,進一步地分析問題,提供療育建議,幫助孩子的發展更加穩定。

讓孩子在支持的環境下,快樂成長


早療的意識早已抬頭。正確尋求醫療資源,並且遵照醫囑進行必要的早期療育、配合建議,同時在孩童生活的各情境下,與專業人員、老師達成一致的教養態度,將能幫助孩子在發展的路上更加順利。

而孩子呢?當孩子在支持的環境下成長,擁有照顧者的正向支持,才有可能產生自發主動學習的動機,進而快樂、有自信地長大。


家長角色調整,提升親子正向親子互動


特殊孩童家長的心理壓力


早療家長的面臨的困境遠比想像的多。有些家長在得知孩子的發展問題時,會感到沮喪、自責,忍不住回想懷孕、產程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。且在辛苦育兒的同時,也可能面臨社會或親友的種種質疑,各種的內憂外患,都很常見。

藉由調整相處模式,過有品質的生活


家中有特殊孩童的家長或照顧者,也能夠擁有好的生活品質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幫助家長從不知所措,到對療育有信心、看見孩子的進步,是早療的目標。

從自責擔憂到轉念,是一個辛苦的過程。但唯有勇敢地面對問題,善用並信任醫療與社會資源,同時提升家長本身的情緒穩定,才能夠真正幫助到孩子;在照顧孩子的同時,還能維持原有的職能角色,讓彼此的生活都過得有品質。

其實,適當地調整親子間的相處模式,對孩子與整個家庭的心理壓力而言,就能夠有明顯的改善。

曾經聽過一句感人話語:「做媽媽的,只要能滋潤孩子點滴,必定會竭盡所能。」我想,身為家長,面對眼前一株株可愛的生命,就像滋養樹苗、澆灌大樹一樣,擔心自己能給的總是不夠,只願自己能給得很多、還要更多。

然而,偉大且勇於付出的家長們,是否曾有力不從心的時候?

除了當媽媽,還要留時間做自己,給彼此空間


「建立界線,給彼此空間」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立足點。許多家長(不論孩子是否有特殊診斷)在育兒的過程,常會因身為「母親」的角色而失去了自己,彷彿當了媽媽之後,人生就只剩下媽媽的角色。

一味的為孩子付出,而忘了「自己」的後果,往往是自我耗竭。長期累積的心理壓力,卻不見孩子狀況明顯的改善,更有可能導致家長對教養失去信心,對孩子也失去信心,加劇惡性循環。

所以,到底要給多少?也許可以思考的是,當「不顧一切」地為了孩子付出,方向是正確的嗎?是有智慧的愛嗎?抑或是,焦慮情緒下,只能盲目地回應孩子、不帶覺知的行為反應呢?

九點半下班的媽媽


在臨床經驗中,有一個成功的例子,是「九點半下班的媽媽」。這位媽媽,跟孩子約定,每到了晚上九點半,就是媽媽下班的時間,媽媽也需要休息、要做自己的事了。這位準時打卡下班的媽媽,會利用時間喝喝咖啡、做放鬆的事,在「媽媽」以外的角色,沉澱自己。

這樣的方式,對孩子而言,能夠培養孩子對家長辛苦付出的同理心、也能夠維持正常和穩定的作息。對家長而言,則能夠將自己置身於真正安全、舒服、自在的自我空間中,儲備更多的體力與能量,陪著孩子一起前進,並面對更多的挑戰。

這位「準時打卡下班」的媽媽,清楚地知道「陪伴孩子」的意義,並且能清楚地區分「媽媽」和「自己」角色的不同,在不同的角色下,發揮不同的功能、做不一樣的事。

她成功地以正確的身教,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,玩的時候開心玩、學的時候認真學。在孩子旁邊,她不滑手機、不看電視,取而代之的是,陪伴孩子閱讀、學習。不僅提升了親子互動品質,也漸漸讓孩子樂於學習,並且在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。

由此可見,適度地調整相處方式,在「下班」之後的充電,是很重要的。退後一步,看往自己的內心,帶著覺知的教養和愛,才能夠在親子成長的路上,走得更遠、更長。


瞭解孩童特質與困境,適當引導


特殊孩童的心酸,你知道嗎?


特殊孩童通常很委屈,這是我的臨床經驗。礙於大腦功能發展尚未成熟、跟不上「發展里程碑」,也因此,無法達到大人或社會的期待,而遭受指責、面對他人諸多的不解,是特殊孩童在成長上會面臨的困境。

也許你我都曾經因為不瞭解,而誤會了這些小孩。然而,不論是家長、老師、或治療師,都是在過程中,邊做邊學、邊調整彼此的步伐。重要的是,現在我們總算知道──如果下一次再遇到,該怎麼做了。

診斷背後的意義是什麼?


這群特殊的孩子所需要的,是照顧者、家庭、學校、乃至於整個社會環境的理解,更甚者,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包容、去污名化。

不同的孩子,因為特質,而分類至某個「診斷」。然而,最重要的,是「診斷」本身嗎?在診斷的背後,我們又看見了什麼呢?

對我而言,是特質,是不一樣的思考模式、不同的行為反應。因此,不同診斷、不同特質的孩子,需要不一樣的引導,大原則如此。


瞭解行為背後的原因,適當引導,建立正向的互動


有家長告訴我,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「說謊是必經的過程」。也有更多的「問題行為」,不是一次、兩次、三次的告誡、懲罰,就可以完全遏止再度發生的。「說謊」是一個有趣的議題,你會說謊嗎?你的孩子會說謊嗎?為什麼呢?

在治療情境中,孩子說謊的背後,大多是因為「害怕被罵」。但除此之外,也可能是為了吸引注意力、同儕競爭壓力(不想認輸)、作為達成目標的手段……。行為背後的原因是複雜多變的,要能有效地處理問題行為,必需先瞭解原因,才能針對行為背後的原因妥善處理,並有效預防問題行為再度發生。

然而,在一開始,我們只能不斷探索那些「看起來可以」的解決之道。在大人不知道要瞭解原因、面對問題行為卻不知所措時,所產生的行為反應大多是盲目的,並且,有可能會對親子間的交流,造成更深的阻礙與隔閡。

面對孩子的混亂,家長的崩潰總是必然的,不需要因此而自責,雨過總是會天晴的。何不在放晴之時,帶著好奇心,花一些心力,細心瞭解孩童的特質,及可能面對的困境、行為背後的原因,也許能夠在這個過程中,看見由破裂的縫隙中,透出的一道光芒。